加强科学防控,确保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损失降到最低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15-01-24

据了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发现的由白背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具有范围广、突发和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为害隐蔽等特点。水稻苗期和分蘖前期之前染病,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基本绝收;拔节和孕穗期染病,产量损失高达30%-10%2009年在湖南、广东和海南等9个水稻主产省(区)发生500多万亩,给水稻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今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媒介白背飞虱发生早,迁入量大,带毒率高,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该病在长江以南大部稻区将呈快速扩散蔓延态势,发生区域与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华南和江南部分晚稻区可能出现暴发危害。

为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和防控,要采取抓前期保后期,抓秧田保大田治虫防病策略,重点保护好秧田和本田初期,早中稻穗期前、晚稻秧田期和分蘖期,在带毒白背飞虱传毒前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秧田应远离感病早稻和玉米田,采用防虫网覆盖保护或集中保护育秧,弃用高发病率秧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严重地区的杂交稻要增加移栽密度。田间发现感病植株,要及时拔除或踩入泥中,减少本地毒源,并从健株上掰蘖补苗,重病田应及时翻耕改种。药剂防治应本着治早、速效加持效的原则,在中晚稻播种移栽时实行浸种、拌种和带药移栽,在带毒白背飞虱迁入秧田和本田初期时,选用噻嗪酮、醚菊酯、吡虫啉、吡蚜酮等速效和持效药剂进行防治,确保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中国农药信息网)